冬季,人体为应对寒冷环境,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肌肉和韧带的弹性降低,加上空气湿度降低,关节变得僵硬,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滑膜炎作为下肢运动损伤的一种,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频繁活动的部位。急性滑膜炎属中医“筋伤”范畴;慢性滑膜炎则属于“痹证”范畴。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简便易操作的、针对滑膜炎的中医外治小妙招。
穴位按揉:舒筋活血
按揉伏兔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膝眼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可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散寒化湿、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伏兔穴 位于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膝眼穴 膝关节前面,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处。
操作要点
用拇指按揉上述穴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穴每次按揉1~2分钟,每日2~3次。
艾灸疗法:温经通络
艾灸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可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消瘀散结等作用。
操作要点
选取上述穴位,用艾条灸20分钟。艾灸的温度不宜过高,以感到皮肤温热为佳。要注意避免皮肤烫伤,并注意防火安全。
中药外敷:直达病所
对上述穴位进行中药贴敷或将中药制剂(如红花油、跌打损伤膏等)直接外敷、涂抹于患处,可使药效直达病所,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操作要点
注意保持药物覆盖区域的干燥和清洁,避免过敏或感染。
防护小贴士
1.平时注重养护膝、踝关节,避免关节扭伤、摔伤、碰伤。
2.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
3.一旦发现关节肿胀,切莫忽视,应及早规范诊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