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首页>信息公开 > 公示公告
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11 14:43
来源:宜宾市司法局
分享:

2019年,宜宾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部署要求,扎实有序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统筹法治政府建设

1、全力高位推动。市政府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市长杜紫平在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强调和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并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文件作出批示。

2、明确重点工作。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印发《宜宾市全面依法治市2019年工作要点》(宜法委发〔2019〕1)《宜宾市法治政府建设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2019〕315),将年度重点工作细化为59项任务,对应纳入市直部门和区县目标绩效考核

3、常态化学法考法。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开展专题学法400余场(次),市政府及区县政府常务会学法156次。创新宜宾市国家工作人员年度法治考试制度,2.5万余名干部职工通过法治考试。

4、抓实督查考核。优化督查考核方式,市委依法治市办分别于2019年10月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开展实地督察,11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分别开展书面督查。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向省委依法治省办推荐综合示范创建项目1个、单项示范创建项目2个。

(二)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职责

1.“放管服”改革。2019年,全市共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办件4193.29万件,办结率98.63%;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13870项,占比99.61%;行政许可平均承诺提速81.68%,群众评议满意率100%;开展“奇葩”证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外公布市本级保留证明事项28项,取消证明事项52项。

2.全面施行清单制度。根据机构改革实际及时调整市、区县行政权力清单,全面清理不符合规定的市场准入措施,制定公布宜宾市2019年版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三张清单”,全面加强收费监管。

3.持续加强市场监管。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在全省率先发出西部第一张“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对外公布随机抽查事项206项,实现市场监管日常检查“双随机”方式覆盖率100%,检查结果公开率100%。推进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四川宜宾)建设,宜宾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89名,较去年底上升139名。

4.全力落实生态保护。争取中央财政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资金2783万元用于我市岷江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和长江流域治理保护。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大专项行动”,2019年全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共273天,优良率81.7%,与上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2天。

(三)落实行政决策程序,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

1.严格执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并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参与和公开征求了意见。

2.加强合法性审查。2019年,《宜宾市民营企业贷款贴息暂行办法》等153件(次)行政决策,以及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兴通讯等国内高校及大型企业(单位)所签订的65件(次)合作协议均进行了合法性审查,确保我市行政决策于法有据。

3.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全市法律顾问人才库管理,顺利完成宜宾市第三届法律顾问团换届工作。2019年全市各级法律顾问为重点工程项目提供法律服务274件,参与项目谈判1270人次,审查各类经济合同5300余份。

(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加快重点领域立法。立足全市民生需求和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宜宾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宜宾市李庄古镇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宜宾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于2019101日正式实施。

2.推进公众参与立法。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宜宾市民营企业贷款贴息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等8项法规的立法调研。

3.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2019年,《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的通知》等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要求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报备。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市政府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06件,宣布废止24件、失效3件、继续有效79件。

(五)坚持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提升执法公信力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印发《宜宾市深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性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枚印章管审批”,区县均设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

2.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3255人次通过全省行政执法人员通用考试,各级单位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人员清单、行政执法服务指南、行政执法流程图等全面实现网上公开。

3.着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加快修订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行政执法裁量标准。组织开展全市优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选优秀行政执法案例5件报送司法厅。

(六)强化行政权力监督,确保行政行为阳光运行

1.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第一季度分别向省政府、市委、市人大报送了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报告。高质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19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意见765件,办结率100%

2.依法做好行政应诉。2019年市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共53件,人民法院审结37件,胜诉33件,胜诉率89%2019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突破90%,并率先在全省21个市州实现副市长出庭应诉。

3.加强审计监督和“两法”衔接工作。加大审计执法力度, 2019年全市共审计单位361个,帮助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挽回或避免损失8.93亿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3件,公安机关立案15件。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019年,全市在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已主动公开7.5万余条信息,各级行政机关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90件,宜宾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发布政府信息100万余条。

(七)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2019年全市共调解矛盾74936件,其中人民调解57509件、行政调解2128件、司法调解1516件、其他调解392件、各级协调中心组织调解13391件,调解成功72904件,调解成功率达97.3%

2.做实行政复议工作。2019年市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1件,受理63件,不予受理5件,告知2件,受理前撤回1件。已审结案件之中,维持26件,撤销5件,责令履行16件,确认违法2件,驳回9件,终止3件,案件纠错率为37.7%

3.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公证及鉴定体制改革,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先后开展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民营企业欠款、信访纠纷专业化解、建筑企业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并创新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小区“三个一”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动不平衡,少数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推进力度不够;二是少数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还跟不上法治政府建设需求。这些问题和短板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2020年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切实提升公众参与决策力度,深入推动依法决策、民主决策。

(二)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大力推动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继续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行政应诉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市、区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做好全国财政深化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四)继续做好相关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全面督察,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执法,组织开展优秀案卷评选活动。

(五)全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科学制定《宜宾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优化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督查考核。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