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机构: | 宜宾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 2024-10-16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解读形式: | 文字 |
信息来源: |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 主题词: | 生态环境 |
解读机构: | 宜宾市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 | 2024-10-16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解读形式: | 文字 |
信息来源: |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 主题词: | 生态环境 |
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出台背景?
答: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是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基础,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主要目标?
答: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要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二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服务重大战略实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共查阅权限,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三是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强化政策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有关标准、政策等制定修订中。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将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
问:本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行了哪些更新?
答:一是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更新后,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总数由62个调整为60个,减少了1个城镇重点管控单元和1个要素重点管控单元。调整后优先保护单元23个、重点管控单元28个、一般管控单元9个。二是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依据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要求,对原清单条款进行了联动更新。同时,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区域环境特征、国土空间规划、资源利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制定了更加精准的管控要求。
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相关政策,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三是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四是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落实资金保障。五是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
解读人信息
解读机构:宜宾市生态环境局
解读科室: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解读人及联系电话:姜函雨,0831-23283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