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兴文县仙峰苗族乡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明创建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6-06 09:29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

长桌宴

在川滇黔结合部的高寒山区,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正以文明创建为画笔,勾勒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该乡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文旅融合、移风易俗等多元举措,实现了从“山区小镇”到“康养名乡”的华丽蜕变。

党建领航:

构筑文明创建“红色引擎”

仙峰苗族乡将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围绕“仙峰山上党旗红”党建品牌,以“组织强、生态优、产业旺、作风硬”为目标,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发力、党员带头”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涌现出“赡养孤寡老人30年的熊永付”“独臂诚信创业的何帝娇”等典型人物,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在群鱼社区村,“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群鱼经验”成为亮眼名片。该村探索“党的领导、村民自治、村资管理”三位一体治理模式,依托仙云峰度假区和省级方竹产业示范园,实现集体经济从“几千元”到“超千万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生态致富路。

全员联动:

构建“纵向到底”工作格局

文明创建,全民参与是关键。

仙峰苗族乡建立“市县指导、乡村主抓、群众参与”的全域推进机制:市委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兴文文旅招牌,累计投入超1.5亿元升级仙云峰度假区,改造乡域风貌;乡党委将文明创建纳入重点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动乡、村、组三级力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宣传,并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2021年以来,相继荣获“全国卫生乡镇”“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 等2项国家级荣誉、51项省市级荣誉。

文旅融合:

激活“美丽经济”新动能

依托“夏季避暑、冬季赏雪、全年康养”的气候优势,仙峰苗族乡走出“生态为形、文化为魂”的文旅融合之路。

一方面,投入1500余万元完善导视系统、游步道、康养露营基地等基础设施,举办“森林音乐会”“赶苗场”“长桌宴”等特色活动,年接待游客从2023年的9.2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18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400万元。另一方面,深挖苗族文化资源,通过“四月八”民俗节、苗族婚礼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民族风情,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获评“四川十大避寒避暑康养气候地”。

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软实力”

在群鱼社区村试点推行“六稿六议”工作法,将“禁止大操大办”纳入村规民约,由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全乡组建5支文艺宣传队伍,依托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苗族舞展演、篝火晚会、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年均举办各类活动超30场次,让文明理念浸润人心。

如今的仙峰苗族乡,既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康养胜地,更是“留得住乡愁、传得下文明”的精神家园。从党建引领到全民参与,从生态颜值到文化内涵,其文明创建之路不仅提升了乡村“气质”,更夯实了发展“底气”。未来,这座“川南避暑第一峰”将继续以文明为帆,驶向“康养胜地 避暑仙峰”新航程。(文图由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提供)

责任编辑:罗一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