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屏山县龙华镇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文旅资源,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兴农发展思路,跨越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高质量的靠前服务态度,打造出“宜商龙华”新名片,推动“营商”变“赢商”。
新“容颜” 换来商家投资兴业
“我老家是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的,今年9月份,我把老家的酸汤猪脚店搬到了龙华镇。”严荣会是从外地来龙华镇经商的商家代表之一,2023年端午节,严荣会约朋友来到龙华镇游玩,发现这里人气兴旺,感受到了龙华镇的发展潜力,嗅到了商机,果断决定在这里开了一家新店。
近年来,龙华镇大力推进景区提档升级、道路加宽改造、场镇风貌改造等系列文旅项目建设。八仙山登山观佛步道、佛前广场、观云阁、禅茶园、龙华凉桥、亲水步道、场镇核心区房屋风貌管网改造及美化亮化等核心景观体系初具成效,场镇交通条件极大改善,酒店、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古镇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配套解决了,如何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此,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推介方式,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大量人流消费,有力提振了人气、商气、烟火气。
自2021年以来,当地政府举办相关主题系列文旅活动50余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让曾经“云深不知处”的小镇,变成了游人如织的避暑康养胜地,一家家新店犹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开业。三年来,来自云南省、乐山市及龙华本地人员在镇域开店经营餐饮、农家乐等100余家,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300余名群众就业。
好风气 营造公平共赢的营商环境
“这里的老百姓热情好客,也很真诚,让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一位大姐不仅把自己的抹布和水送给我,还帮我擦洗桌台、照看摊位,很亲切、很温暖,也很感动。”严荣会在龙华镇开店营业时,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周边商家的友好相处令严荣会深受感染。
“这些年政府一直落实‘人人都是龙华文旅形象维护员、景点解说员、美景宣传员、游客服务员’服务方式。作为本地人,我们对外地商家、游客朋友热情友好、坦诚相待,大家合作相处得很愉快。”本地餐饮企业水井湾负责人郭正乾说道。
为营造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在各村(社区)及餐饮、住宿等行业,广泛宣传“龙华文旅四员”理念,积极征求商家意见,制定《餐饮行业服务公约十二条》,在市场竞争、价格、诚信等方面,逐项明确行业准则、服务标准、行业要求,同步搭建餐饮协会平台,定期召开座谈会议,推动“四员”理念及十二条公约形成共识、落地落实,乡风、村风、民风不断好转,商机活力持续焕发。
当好“贴心人”让投资商留得住
“在店铺开办、运营过程中,书记、镇长经常来关心我们,为我们提供意见建议,明确地告诉我们店铺开业需要办什么手续、找哪些部门以及注意事项,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严荣会感慨道。当地政府把“引进来,关键还要留得住”作为目标,积极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维护者”理念,以“商圈党建”激活镇域经济为切入口,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靠前服务餐饮行业,建立联系服务商铺机制,以“店小二”精神,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为商家解难题、谋发展。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人员经常到店关心指导菜品特色、价格以及环境卫生,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商铺经营行为,常态化组织开展餐饮、电商直播等培训,大力推行“明厨亮灶”、价格透明公道。坚持科学执法、柔性执法,通过面对面沟通、耐心劝导教育,冷静克制、依规处置等方式,让城镇管理更有“温度”。据统计,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商铺开办登记、店招设置、摊位摆放等各类大小问题100余件。
据龙华镇党委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龙华镇将进一步强基固本“筑凤巢”,坚持“企有所呼、我有所应”,用心用情当好企业发展“贴心人”,让企业发展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