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南溪区 和美乡村试点区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1-09 10:16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

近日,笔者看到,南溪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区焕新颜、展新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年7月,南溪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五好两宜”(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南溪东北部这片热土已然焕然一新。

试点区距主城区10公里,是省级五星级园区核心区,涉及长兴镇水口村、红德村、东岩村、长春村,仙临镇高新村、两木村、光明村、龙川村、联盟村2个镇9个村,幅员面积44.09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截至目前,9个村基本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文明村1个。“南事通”基层治理获全国2023年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奖励,在全国推广。

乡村建设

打造新形象新窗口

瞄准宜居生活条件目标,深入实施人居环境共建共享试点、便民宜居路网改造提升项目等建设项目,促进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南溪区投入资金1.32亿元,新(改)建村道15公里、新建农村饮用水加压站1处,新建及改造饮水主管网18公里,提升修复乡村道路约54.6公里,拆除土坯房、残垣断壁82处,改造提升农房980户,完善智能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美家园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8处。

环境整治

搭建生态宜居样板示范

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南溪区制定《宜宾市南溪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建管一体评价工作方案》,因村制宜制定9个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建管制度,推行农村道路管护、经营资产经验管理机制、生活垃圾处理等模式,试点区全部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治理,道路病害有效处理,农村公路优良中率达到95%;注重生态保护,实施安溪河、久桥河生态绿廊建设项目,河道清淤12.5公里,生态护岸约15公里,建设生态缓冲带约18km。

经营管理

实现乡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

聚焦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实现和美乡村“产业旺”“主体强”“业态新”。南溪区着手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智慧农业运营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实现农产品数字化管理。同时,集中连片打造“幸福红德”休闲观光片区建设项目、“多彩两木”生态·农耕体验项目,加强生态价值市场转化;建设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区全域化农事综合服务,全面提升农事服务集约化。

乡风文明

引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坚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守正创新农耕文化资源,打造一个以乡风文明塑造和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川南样板”乡风民俗文化村。南溪区充分挖掘制酒大师邓子均五粮酿酒的历史文化,对其光明村水巷子300平方米故居进行修缮保护,打造古法工艺精酿展示区、古法工艺精酿体验区、酒酿粮食原材料展示区,体现酒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深入践行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建设乡风文明展示中心并进行适度数字化改造,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创新治理

探索构建精细化治理体系

推选有威望、有素养且热心公益的党员或群众作为“院落管家”,引导农村群众主动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微菜园、参与院落环境卫生整治等。南溪区按照“先行先试、梯次推进”原则,实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N”功能体系建设项目,改造提升试点区9个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便民服务“三化”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基地。实施数智乡村建设项目,探索构建“一张网、全要素”治理模式,推动村务公开、矛盾纠纷化解、便民服务等事项“掌上办”“立即办”。

如今走进试点区,乡村连片成景、和美环线成形。这里正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璀璨新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人间胜景非天造,历史艰辛始筑成,南溪区将继续努力,让这幅长江之畔的南溪富春山居图更加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税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