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会上主要从以下三点通报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有关情况。
会议现场
01 保持严的主基调
2023年,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71件,罚款2034.56万元,其中,查封扣押4件、移送拘留11件、刑事立案3件。
联合9部门出台《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拓展执法手段,案件查办呈多样化,通过无人机、在线监控、走航车等遥感技术设备,通过非现场监管发现问题线索发现案源,开展调查。
02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视情形免除现场执法或实行非现场执法。截至目前,共计37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2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被移除;通过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监管86家(次),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帮扶企业230家(次)。
积极推行柔性执法,防止“一刀切”执法。2023年,宜宾市共办理13起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03 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2023年组织抽选了4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类培训及竞技比武活动,提升了执法人员敏锐性、专业性;建设智慧化生态环境监管平台,结合无人机、在线监控等遥感技术设备,将非现场检查作为常规执法手段;开展业务能力培训,2023年,3人参加了国家级岗位培训考试,39人参加了省级岗位培训考试,7人参加了省级实训基地培训。
本次通气会还就落实“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强化监督帮扶等方面做出了相关通报。(宜宾融媒)
什么是正面清单?
正面清单从7大类型企业中筛选,包括:
◆民生重点行业企业;
◆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重点工程项目;
◆重点领域企业;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价等级为一级的企业;
◆完成超低排放造、深度治理并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认定的企业;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被评为A级的企业;
◆严格依法按排污许可证相关要求排放污染物、已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的重点排污单位或排污许可重点管理排污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