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耀华(宜宾)玻璃:“智改数转”让公司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4-11-04 09:35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

生产现场

10月31日,“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采访团走进珙县余箐工业园区,聚焦传统企业的“新生”。

在珙县余箐工业园区的耀华(宜宾)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该公司玻璃生产线马力全开,在经过合片、切割、打包等多个工序后,产品将被装车运送到周边的云南、贵州等地。在公司大数据智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身前的大屏实时监测玻璃生产中的出窑风温、锡液温度等关键数据,确保生产流程正常运行。“过去工人们需要去车间检查生产情况,现在只需在中控室分析数据就能掌控到玻璃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车间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生产。”该公司工会主席景立良介绍。

据了解,耀华(宜宾)玻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占地约590亩。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000万平方米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配套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的余热发电和年产50万吨优质石英砂生产线。

近几年,浮法玻璃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的趋势明显。面对生产成本上涨、玻璃成品价格下跌等问题,2022年起,该公司把“降本增效”作为发展核心战略,投资300余万元淘汰老旧耗能设备、引进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对厂房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完成平台搭建、数据采集端口和数据库的建立。

“智改数转”让公司焕发“新生”,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通过智能化改造,两条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每天能分别处理900吨和600吨玻璃,总产能达1500吨。”景立良介绍,目前公司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正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同时,耀华(宜宾)玻璃还通过一系列“大动作”提高产品质量,将产品划分为优等品和一等品,让浮法玻璃总成品率、一级品率长期保持稳定在95%以上,深加工产品全年成品率达99.73%,产品各项质量性能均优于传统制造工艺。

凭借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2023年,耀华(宜宾)玻璃实现收入7.67亿元,净利润达2亿元。同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宜宾市企业技术中心”。(宜宾融媒记者 赵雪松 文/图)

责任编辑:罗一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