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共宜宾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举行。“全面深化改革”在会议上多次提及,引起关注。
全会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民生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领域部署改革,提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愿景,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又结合宜宾发展实际,体现了政治性、实践性、创新性。
近年来,宜宾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动力活力不断集聚、民生保障稳步提升,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推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是城市不断前行的强大引擎。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次改革都是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经济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构建更加均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更加均衡的产业工作格局。对于主导产业,要以建圈强链、壮大规模为方向,完善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机制,重点是厚植科技创新动力,全面形成产业生态,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对于未来产业,以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培育未来增长点为重点,建立完善新型储能、数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发展机制;对于传统产业,以增加就业为导向,建立健全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发展机制,结合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发展,梳理发展规划,明确着力重点,布局工作力量,形成专业团队,快马加鞭、奋进直追,充分释放传统产业就业潜力。
在抓好工业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同步抓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分领域建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强力量布局,形成工作专班,确定发展区域,明确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抓好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化农业,通过土地流转推进集中连片经营,为社会资本以及国有资本提供新的方向。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面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形势,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构建更加均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更加均衡的产业工作格局,切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不断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