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15 10:29
来源: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宜宾市司法局
分享: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宜宾市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思想引领,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宜法委发〔2021〕1号),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2.突出学法尊法。坚持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制度,2021年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法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25次。全市共开展会前学法、专题学法5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3万余人。

3.强化能力考评。组织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治培训,全市409个部门12264人参加了行政执法理论和业务知识线上考试;组织全市共33762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法治考试,合格率为99.9%。

(二)压实主体责任,全力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1.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印发《宜宾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实施方案》(宜法委发〔2021〕5号),持续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和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2.统筹谋划宜宾法治政府建设。正在起草《宜宾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宜府办函〔2021〕50号),制定责任分工方案,全面统筹做好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3.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创建。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翠屏区牟坪镇龙兴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三)强化职能转变,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深入推进基层扩权赋能,将市本级28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权力下放翠屏区等中心城区,将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6个部门269项行政权力委托三江新区管委会行使。

2.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活动,2021年,我市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收到群众评价630.53万条,好评率99.99%。

(四)夯实制度基础,积极推动法规规章体系建设

1.坚持科学立法。《宜宾市李庄古镇保护条例》《宜宾市农村生活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已正式颁布实施,《宜宾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

2.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修订完善《宜宾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宜宾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必经程序,全年共开展涉法性文件审查218件,重大协议审查67件。

3.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共备案审查市级部门和县(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6件。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21年共清理规范性文件634件,其中继续有效359件,废止152件,失效123件。

(五)规范文明执法,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1.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自然资源规划、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翠屏区李庄镇作为全市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示范单位。

2.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规范执法专项督察,提升执法水平,在全市市场监督领域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拟制“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促进精准执法。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监督管理。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整改执法突出问题113项;开展应急、水利、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发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10份,已全部整改完毕。

(六)推进普法治理,持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各类法治专题培训220余场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8200余场次,受众达178万人。

2.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高标准建成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成为全省第二个、全国除省会城市外的首个法务区。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全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类服务近20万人次。

3.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宜宾市干部廉洁教育馆、筠连县民法典广场、珙县法治文化街区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三批法治教育基地。

(七)聚焦纠纷化解,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辟设立“诉非衔接工作区”和“诉调对接中心”。制定“宜宾市防范‘民转刑’命案工作机制十五条”,排查化解可能引发“民转刑”矛盾纠纷186件。

2.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4件,受理71件,结转9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72件,案件纠错率34.2%。办理行政应诉案件85件,审结70件,胜诉69件,胜诉率98.6%。

(八)突出公平正义,全面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1.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报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建议715件,办结率100%。

2.加强审计监督。2021年,全市共审计单位209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843959万元,向纪委、监委和有关部门移送事项99件,涉及人员53人,涉及金额42269万元。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718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56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6项。

3.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印发《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宜府办发〔2021〕10号),全年在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主动公开5.7万余条信息,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1.6万余条信息

一年来,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体系有待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加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氛围不浓等。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市将继续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更加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法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宜宾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清单。筹备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以开展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为核心,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

(三)依法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贯彻《政府督查工作条例》,落实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要求,提高督查实效。按照权责事项清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推广使用“法治账图”模式。

(四)提速赋能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融合、与县(区)协同联动、与实体大厅功能互补,实现从市到村(社区)网上政务全覆盖。全面推广应用“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智慧执法”“掌上执法”。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