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是就业之基,就业与民生相辅相成,到底应该怎么促进就业改善民生?2月27日,在2025宜宾市民生工作大会上,来自工商联的市人大代表、宜宾淘未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军,围绕“宜美家园·共同创造”十大惠民行动中的“宜岗兴业”行动分享感受并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
“2024年实施的‘宜美家园 共同创造’十大惠民行动,让我感触颇深的是,通过实施‘宜岗兴业’行动,让更多群众实现‘好就业、就好业’。”雷军的开场白十分直接。
雷军说,2024年宜宾实施的“宜美家园 共同创造”十大惠民行动成效显著,仅“近”“快”“惠”三个字,就切实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
“近”——建在商圈、产业园和社区的“宜就业”驿站,做到了服务端口前置,让群众找工作更加近便。截至2024年底,全市打造了60个“宜就业”驿站,累计服务超7万人次,促成就业近2万人次;“快”——“社区快聘”和“鱼泡网”等灵活用工平台实现精准供需匹配,提升求职与招聘效率;“惠”——订单式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让民营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让群众实现“好就业、就好业”。雷军提到宜宾的促就业措施赞不绝口。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我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加大投资,扩大发展,增加更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的信念。”雷军表示。
雷军通过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宜宾就业市场各种现象,也真诚地提出了关于就业的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加大返乡创业扶持。针对农民工创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和政策知晓度问题,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给予社会保险、开业补贴及税费减免,推行贷款贴息制度,降低贴息审批条件,助力农民工安心创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二是希望加大小微企业扶持。鉴于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建议在社保、税务等方面减负降费,采取减免或延期缴纳方式,帮助企业坚守并优化发展,稳定就业岗位。三是希望加大企业转型扶持。面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影响,建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调研,加大对企业稳岗支持,助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利用园区资源发展本土科技成长性企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宜宾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雷军觉得,未来宜宾有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大力度实施“宜岗兴业”惠民行动,全力打造“宜就业”服务品牌,促进各类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