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清羽:谈“一蓝一绿”赋能屏山发展新格局
访谈摘要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年来,屏山县锚定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一蓝一绿”新赛道,聚焦动力电池、纺织、光伏发电等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清羽同志来到我们在线访谈栏目,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余县长,您好!欢迎您的到来,请您和广大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访谈嘉宾: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清羽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年来,屏山县锚定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一蓝一绿”新赛道,聚焦动力电池、纺织、光伏发电等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清羽同志来到我们在线访谈栏目,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余县长,您好!欢迎您的到来,请您和广大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屏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宜宾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与广大网友沟通、交流的平台,欢迎大家对屏山县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屏山的发展情况。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屏山县地处四川南缘、宜宾西部,金沙江、岷江穿境而过,下辖11个乡镇、171个村(社区),县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曾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经过连续8年集中攻坚,2020年2月获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受全国第五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影响,曾整体搬迁1座县城、5个集镇,动态移民近6万人,是全省第二大移民县。

屏山县始终坚持“改革突破、创新发展;系统思维、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互利共赢、开放发展;人民至上、共享发展”的理念,是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县,2021年被纳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5亿元、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速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亿元、增长3.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上年增加4.8%、7.5%。

〔主持人〕:

屏山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绩令人振奋,这离不开产业转型的推动,那么屏山县“一蓝一绿”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屏山县锚定以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为核心的“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不动摇。一是持续推动产业加速向“新”向“绿”。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聚焦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支持德恩精工等企业“智改数转”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动力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蝶变升级。聚力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化园区,加快园区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创建,加速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园区。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力推动新能源应用,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在已建成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能建尽建分布式光伏,计划到2027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100%。结合农业发展,探索推广“农光”“渔光”等互补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力争取集中式光伏应用,积极开展“绿证”交易。探索虚拟电厂建设,进一步接入光伏、储能、充换电站等各类型重点用户,力争可调能力尽快达到全县最大用电负荷的5%。三是加快数字底座建设。统筹开展集中规划、重点先行,建设县域治理平台数字底座,推动公安、卫健等重点应用场景加快建成投运。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支撑有力的数字底座,力争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实现零突破;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初见成效,数字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或高于同类县(区)水平。

〔主持人〕:

在实施“一蓝一绿”战略过程中,屏山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和政策支持?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主要有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一是加强产业协同布局。在“一蓝一绿”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一蓝一绿”产业中的重点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例如,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推进动力电池材料配套和光伏配套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发展。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和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科技部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资源,积极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纺织、新材料、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今年以来新增引导11家落户企业,新增投资7.07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98人。五是支持数字化转型。评选一批县级“智改数转”优秀案例和应用场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补助。六是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县财政按年给予乡镇承担项目金额的15%专项补贴,用于支持各乡镇信息化项目建设。

〔主持人〕:

目前,“一蓝一绿”战略在屏山县的推进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在“一蓝一绿”产业定位的引领下,屏山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确定了“落后淘汰产能”“排污量大的项目”两不招原则,先后落地工业企业89户,培育规上企业63户。目前已布局动力电池“四大组件”(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中的正、负极材料,落地动力电池企业11户,其中包含国家级“绿色工厂”——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企业——福镁特新能源科技,高端锂电池企业(有效缓解进口依赖)——宜宾碳为新能源材料等主导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到97亿元,有效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10557人。成功打造“绿色工厂”4家,宜宾纺织行业首家“零碳工厂”(雅士德);王场220千伏变电站获评四川省首个“碳中和变电站”;县兴胜公司获国家能源局发放首批“绿色电力证书”1691张,成为全省核定发电量最多、颁发“绿证”张数最多的县(区);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714个,已实现全县乡镇全覆盖。

屏山县作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之一,已完成全市首个生态产品数智平台建设,该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态产品交易、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完成全市首批200张绿证(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标志着屏山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中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同时通过搭建“智慧园区”平台,打造数字化产业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其中德恩精工数智化车间开展国内典型通用零部件离散型制造智改数转应用场景,先后获得“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示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服务型制造示范、5G+工业互联网标杆”等荣誉。

〔主持人〕:

相信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屏山县的“一蓝一绿”产业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那么,未来屏山县将如何进一步深化“一蓝一绿”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未来,屏山县将进一步深化“一蓝一绿”战略。通过优化招引为主攻方向,聚焦高端环节,持续招大引强,统筹发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动融入全市“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和“4+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纺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积极推动动力电池材料、光伏配套、绿色船舶等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新型储能、数字能源等未来产业。同时,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屏山县将持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持人〕:

感谢余县长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访谈也准备网友提问环节,接下来请我们的网友提问。

网友想唱就唱:余县长您好,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对您刚才提到的“智慧园区”很感兴趣,请问您对此能介绍一下吗?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您好,感谢你关心屏山。屏山县在2022年7月就完成了“智慧园区(1期)”建设,是宜宾首个智慧园区平台。该平台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中心、五平台”,即数据资源中心、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安全应急处置平台、环保监测预警平台、智慧招商平台和就业平台,围绕智慧政务办公、能源管理、安全监管、应急联动、环保防控、公共资源管理、封闭管理七大功能,实现了基础设施数字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

今年6月,我们又启动了“数字屏山”建设,将对包括“智慧园区”“智慧屏山”“智慧政法”等在内的现有数字化系统进行融合,通过建设城市运营中心和物联感知、视联感知、AI智能、事件枢纽、指挥调度等软件支撑平台,实现产业经济、城市治理、生活服务、生态治理等方面数字化转型,预计2025年初能够投入使用。

网友小雨随风:余县长您好,作为一个屏山籍在外务工人员,我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我在外从事光伏行业已经5年了,想知道家乡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情况。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老乡您好,在屏山县实施的“一蓝一绿”战略中,光伏发电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屏山县利用屋顶、水面、空地等闲置区域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数达到15个,总装机容量约50.69兆瓦。这些项目年均可发电量高达408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4.0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改善地区空气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以行政中心为例,我们利用停车场和办公区屋顶铺设光伏面积9114平方米,年发电量约169万度,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真正实现了零碳办公,每年节约机关电费开支60余万元。感谢您对家乡的关心。

〔网友墨菲〕:屏山的纺织产业有些什么优势呢?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余清羽〕:

2017年起,屏山县先后与嘉兴市海盐县、秀洲区、嘉兴港区进行了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结对以来,两地着力强化产业协作在东西部协作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共建了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此后,屏山纺织产业一直围绕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瞄准优质“头部”企业精准招商。特别是我们正在实施的强链补链工程,目的就是做强原料保障链、做大纱线(丝)基础链、补齐印染关键链、延伸后端价值链,加快完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县域内产业本地配套率,增强纺织产业比较优势,构建完整、良好的产业链生态圈。

〔主持人〕: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感谢余县长做客我们的直播间,给我们介绍了屏山县近年来的发展,对网友的提问进行耐心地解答。最后,感谢大家对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下次节目再见!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