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机构: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发布日期: | 2025-04-25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解读形式: | 文字 |
信息来源: | 发展规划与产教融合处 | 主题词: | 产教联合体建设 |
解读机构: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发布日期: | 2025-04-25 |
解读类型: | 部门解读 | 解读形式: | 文字 |
信息来源: | 发展规划与产教融合处 | 主题词: | 产教联合体建设 |
近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宜宾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实施方案》内容,作如下解读。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2022 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为重要“一翼”;2024 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6家新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实施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深化产教融合和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策部署,为宜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政行企校积极参与,落实各项任务将联合体办出实效。
问:建设宜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现实考虑是什么?
答:一是产业发展所需。全市正加快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大批重点企业落户宜宾,急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支撑企业运转和产业长远发展。二是提升技能水平。联合体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关键环节,通过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社会就业人员学历技能培训、企业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员工技能层次,促进就业人口转化,提升全社会技能水平。
问:宜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组织架构是什么?
答:宜宾市域产教联合体实行由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的“1+1+5”组织架构,包括规划决策层面的“理事会”,协调组织层面的“秘书处”,实体运行层面的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现代农业5个“专业委员会”,形成“政府—园区—行业—企业—院校—师生”六位一体的协同工作体系。
问:如何保障《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答:在组织实施方面。按照教育部“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纳入省市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范围”要求,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纳入我市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作为宜宾市高等教育管理服务部门,协同联动属地、园区、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统筹推进联合体建设各项工作;发改、财政等行业主管部门及经信、经合等产业主管部门主动参与,统筹政策和要素支持,推动校企双方供需对接,保障联合体良性运行。
在资金支持方面。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组织修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实施方案》(宜府函〔2022〕39 号),将联合体纳入宜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享受试点城市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并给予联合体专项支持。
问:宜宾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预期的成效有哪些?
答:一是探索创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机制。建成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实现相关学校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高度契合,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评价评估体系,全面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标杆和示范。
二是创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锚定主导产业,汇聚“政行校企”多方资源,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每年联合培养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不低于2000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不低于10万人次。
三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联合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攻关,产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15%以上,培育30家以上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解读人信息
解读机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解读部门:发展规划与产教融合处
解读人及联系电话:程磊,0831-82700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