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平台
政务服务网
|
翠屏区大观楼街道 四力齐发绘新卷 文明花开满城芳

发布时间:2025-05-30 10:07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


“仁和有理”理论宣讲站开展理论宣讲

仁和社区开展“有事来协商”

仁和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社区坝坝宴

仁和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

居民自发组织“百家宴”,聚起邻里情

从老旧小区的焕新升级到文化墙上的创意彩绘,从垃圾分类的“绿色革命”到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文明之风浸润街巷,“志愿红”晕染万家灯火,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正化作民生幸福的“最美零距离”。

近年来,翠屏区大观楼街道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自上而下统筹抓好文明单位创建,通过党建引领、四力协同、多维发力,推动文明创建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文明有温度、幸福有质感”的民生画卷。

A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文明创建“主心骨”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大观楼街道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头号工程”,形成书记领学示范、班子领衔担纲、骨干领题包干、全员领跑奉献的“四领”机制。

街道党工委发挥核心作用,聚焦“关键少数”、党员力量、青年骨干,强化统筹协调、细化任务清单,划分176个网格片区,健全“街道—社区—包保单位”三级管理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隐患整改等难题20余项。同时,充分利用LED大屏、海报、宣传栏等集中宣传创建工作,突出主题、精准布点,多途径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密度,营造“抬头可见、举步可遇”的宣传氛围。设立“党员先锋岗”,联合网格员“变身”创文宣传员、劝导员、巡查员,采取“敲门入户、宣传进家”的方式,“一对一”认真倾听居民对创建文明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和讲解创建文明单位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将创建触角延伸至每个网格、楼栋,形成“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创建格局。

B

文化润心添动力

厚植文明创建“软实力”

“以前饭后打麻将,现在跳舞插花打太极,精气神都不一样喽!”在仁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位正在学习插花的居民感慨地说。

近年来,大观楼街道始终把开展活动作为拉近群众距离的连心桥,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结合社区文化节和“我们的节日”,开展“共享秀场”“厨神大赛”“慈善集市”等特色活动,吸引3万余人参与。仁和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女职工阅读点”,“书香宜宾·悦读戎州”品牌持续擦亮。文化惠民工程实现“阵地有保障、活动有特色、群众有笑脸”。同时,深耕“精神沃土”,打造道德讲堂、主题演讲等教育载体,开展“身边好人”“戎州好家风”评选,涌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吴娉、“四川好人”陈世平等10余名先进典型。通过微信群转发、宣传栏展示等方式,让榜样力量“看得见、学得到、传得开”,形成“德润万家、善满街巷”的文明新风尚。

C

治理升级提效力

夯实文明创建“硬支撑”

“房屋老旧、配套落后、生活环境差”,老旧小区不仅是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也是城市街区精细化管理的治理痛点。近年来,大观楼街道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治理提升行动,通过“改功能、改景观、改生活”的六改一同步模式,进一步完善小区道路、车辆停放、垃圾分类和公共文化设施等突出问题,以“心”换“新”,赢得民心。

如今,走进民愿巷,斑驳的墙体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邮政小区配备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让安全与便捷一步到位,人民一村干净整洁、机动车辆摆放井然有序,金玉街小区新装的电梯正在忙碌运转……辖区的每一处变化,都让居民家门口烟火气更浓,幸福感成色更足。这些只是大观楼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惠及群众的一个缩影,街道还不断扩大便民服务圈,成立集休闲、解纷、娱乐、学习于一体的“仁和议事厅”,实现“矛盾不出社区、平安常驻家园”,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5%。开展文明窗口建设,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模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机制,处理群众诉求1.9万件,回访满意率达100%。

D

志愿服务激活力

彰显文明创建“新温度”

从街头巷尾到青山绿水,从文旅地标到应急救灾,志愿者无处不在的身影,彰显了文明实践的蓬勃生机。

大观楼街道充分利用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契机,构建“365”志愿服务体系,全方位打造“5分钟最美志愿服务圈”。依托“1+6”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推动机关干部志愿服务进楼院、进小区、进校区、进企业、进门店等,通过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优质资源,吸纳新就业群体和社区贤能,先后孵化出“小蜜蜂”“一曼老兵”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7支,注册志愿者347人,服务时长超4万小时,开展理论宣讲、基层治理、关爱老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

洪峰过境时,志愿者迎“峰”而战,帮助转移沿江商家56户、78人,全面完成物资转移和人员疏散,守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入选全省学雷锋示范点,“小蜜蜂”项目获央视点赞,“劳动者温馨港湾”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务。清华社区首创“点线面”志愿服务模式,建立“招募—培训—服务—激励”全链条机制,获《中国志愿》杂志专题报道。街道开展“学雷锋”和优秀志愿先进典型评选,累计表彰志愿者15名,激发志愿服务热情,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绽放文明花”的生动局面。(本版图文由大观楼街道提供)

责任编辑:罗一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与维护:宜宾市政府信息服务保障中心